社会

戏剧疗愈不靠说 而靠演

2025/07/11 16: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阅读:1.1万

   “大家要以即兴表演的方式,将自己的名字形象地演绎出来。”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戏剧疗愈主题活动的体验环节中,参与者们被要求以戏剧表演的形式演绎自己的名字。随后,大家又分成不同的小组,参与“回到童年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展现最失败的时刻”等互动环节,借助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以及富有互动性的游戏,来释放情绪、表达情感。

  戏剧疗愈是一种戏剧式的情绪转化训练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游戏以及模拟笑剧、木偶剧和其他即兴表演技巧等方式,达到减轻压力、整合情感以及个人成长的目的。戏剧疗愈的核心不靠说而靠演,通过角色置换,参与者能够真实地流露情感;戏剧中唱腔与表演动作的融合,能够有效地疏导参与者的情绪。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沉浸、更具表达力的艺术体验和疗愈途径。

  与此同时,戏剧疗愈也在继续探索与舞台艺术的结合。在北京,出现了一些带有戏剧疗愈性质的创新剧目,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触动。

  2024年8月,舞台剧《“你怎么了?”》在北京鼓楼西剧场首演。该剧以精神健康为主题,关注抑郁症群体,演员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患心理健康问题的经历,他们之中有学生、艺术家和自由职业者,还有从事心理健康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士。剧作的内容源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并通过独白表演等方式呈现给观众。“这个剧目的表演难点不仅在于上台本身,还在于第一次上台就要将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观众。所以,我觉得所有的演员都特别勇敢。”舞台剧《“你怎么了?”》策划人扣子说。

  在独立策展人藏策看来,戏剧的疗愈功能不仅是情绪的宣泄,当积郁在内心的思绪通过语言和肢体外化出来时,“我”就转换成了“对象”。来自个体的内心独白交汇成为舞台上的多音共鸣,这种同频共振也能舒缓内心的思绪。

  戏剧疗愈的活动形式还有现场学习体验。今年6月,鼓楼西剧场举办了一系列夜校活动,其中就包括一场关于戏剧疗愈的分享会、一场戏剧疗愈工作坊活动以及一场戏剧疗愈体验课。分享会主要介绍戏剧疗愈的理论和发展过程,旨在帮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方法;工作坊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体验课则通过游戏、训练、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参与者亲身体验戏剧疗愈的魅力。例如,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让一位参与者分享他的故事,然后由其他人根据这个故事演绎出其中的情绪层次,以此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体验。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参与者对戏剧疗愈的理解,也让他们在互动中产生了情感连接和共鸣。

  戏剧疗愈借助演绎的方式来转变参与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我们鼓励参与者通过表演来展示他们的情感状态,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以此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处理情感,最终实现自我疗愈和成长。”鼓楼西剧场夜校活动主理人李淘炊说,“当我们遇到困境、与他人产生冲突时,或许无法及时表达自己,或许表现得并不让自己满意。如果我们能够重返那个场景,重新进行演绎,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应对,纠正过去的错误,矫正自己的反应模式。”

  “戏剧只是形式,疗愈才是目的。”李淘炊说,借助戏剧的表达方式,可以达到疗愈的效果。在戏剧体验中全身心地投入,参与者能够释放出潜意识并面对潜意识里隐藏的真实自我,提升身心灵活度和自由度,最终实现疗愈的目标。(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责任编辑:郜奇英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