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非遗

山西平遥:古城街道创新“非遗市集+公益集市”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5/06/30 15:0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社区文化网讯(张晋 报道 通讯员 耿丽婧)平遥县古城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辖区资源,创新打造“非遗市集+公益集市”融合模式,将传统文化传承、公益服务供给与基层治理实践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力量

古城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积极对接辖区内非遗传承人、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团队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组织共建活动等方式,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非遗市集+公益集市”建设。同时发动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双集”的组织、运营和服务工作,形成了党工委牵头、多方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与22家共驻共建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议

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到贾兴林老师工作室参观

二、创新非遗市集,传承文化根脉

古城街道创新推出非遗工坊+非遗市集双结合,通过 “空间融合+线上线下联动+长效运营” 的模式,打破传统市集时间局限,实现非遗文化与技艺的持续性展示、体验与传播。一是建立桥心拾遗非遗工坊。在贺兰桥社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贾兴林、省级面塑传承人陈丽萍、市级非遗传承人刘传杰、县级非遗传承人裴晓俊定期驻点工坊。截至目前,贺兰桥社区已开展2次非遗大讲堂、6次主题类非遗体验活动,同步开展进校园、进机关活动,参与人员达到600余人。二是举办首届非遗市集。5月29日,古城街道首届非遗市集在平遥古城兴国寺旧址开市,除了非遗工坊的非遗项目,街道还邀请了县级油炸贡品制作技艺传承人田宝荣,壁景堡社区县级玻璃画非遗传承人李新民。推光漆器、面塑、剪纸、古琴、油花花、玻璃画,一个个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非遗作品瞬间吸引了广大居民、游客。

桥心拾遗非遗工坊

古城街道首届非遗市集

三、多元公益集市,传递爱心温暖

古城街道位于平遥古城景区,这里除了常住居民,还有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为了让居民感受社区关怀,同时也让游客体验古城的善意,街道党工委推出社区公益+公益集市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各社区聚焦居民实际需求,为群众提供常态化、经常化公益服务。同时,聚焦游客需求,街道组织各社区选取便于游客体验的公益项目通过公益集市的形式呈现。2025年上半年,社区开展常态化益服务40余次,首届公益集市也于5月29日举办。公益集市的开展,激发了居民的公益热情,许多居民参与了社区志愿服务,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一些游客也通过公益集市,感受到了千年古城的善意。

古城街道首届公益集市

下一步,古城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深化“非遗市集+公益集市”模式,不断丰富“双集”内容和形式,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以党建引领凝聚更强合力,以文化传承和公益服务激发更大活力,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千年古城贡献基层力量!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