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初探
2025/05/06 15:3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万
社区文化网上海讯(张馨之)低空经济,是以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器(如无人机、eVTOL、直升机等)为载体,依托3000米以下(部分场景可延伸至1000米)的低空空域资源开展经济活动。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为落实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各地及各相关部门纷纷响应。省、地市、县区各类不同规模的低空产业园区相继设立。
通过学习研究认为,低空产业发展核心价值是规模经济效益。总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以无人机制造所关连的各方面经济效益。二是以低空飞行功能所产生新的社会生态模式综合经济效益。
一、无人机制造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测。
中国作为无人机制造和应用大国,其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达到869.12亿元,并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60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6%。
技术不断创新,无人机技术在飞行控制、导航定位、载荷搭载、通信传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更精准的自主飞行、避障、目标识别和任务执行。未来,无人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通过集成更先进的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器,无人机将能够实现更复杂的任务执行和更高效的自主飞行。
无人机产业链不断完善,无人机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整机生产制造与系统集成、下游应用领域构成。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无人机市场,推动了行业的竞争和创新。
市场规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多亿元,其中无人机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将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除了现有的应用领域外,无人机还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政策法规将更加善,随着无人机市场的不断发展,政府将出台更多政策法规来规范和引导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这将有助于保障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合法应用,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总之,无人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是以低空飞行功能所产生新的社会生态模式综合经济效益。
低空飞行的应用范围和创收行业目前包括了城市交通、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业工业、文旅观光等多个领域,形成立体化社会经济新生态。
具体是,城市交通与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使用eVTOL飞行器实现点对点运输,缓解地面拥堵。例如,深圳至珠海的eVTOL航线将3小时车程缩短至20分钟。无人机物流,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跨海及偏远地区运输。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口岸日均配送超千单,顺丰无人机日均运输快件1.2万件。
应急救援与公共服务,直升机或无人机快速运送医疗物资、伤员,提升救援效率。成都已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检和紧急物资投送。
电力巡检、管道监测等基础设施维护,故障发现率可达98%。
农业与工业应用。精准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达人工50倍,节水90%,应用于作物监测和植保。
工业巡检,无人机搭载红外设备检测电力设施,节省30%成本。
文旅观光与新兴消费,低空旅游项目,如各类无人机比赛、无人机培训、无人机科普类的青少年研学、直升机观光、高空跳伞等。例如,成都某基地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
景区航拍、城市夜景俯瞰等新型体验,推动旅游业多元化。
拓展场景与潜力领域。跨区域运输,海岛、山区物资补给,大幅缩短运输时间(如京东在偏远山区实现30分钟药品配送)。
环境监测,无人机搭载传感器巡查水质、野生动物栖息地,辅助生态保护。城市管理,通过无人机识别违法建设、扬尘污染等,提升治理效率。
技术驱动与市场前景,据预测,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其中eVTOL载人飞行器年需求或达4.2万台,覆盖通勤、医疗救援等。
数字时代发展迅猛,人工智能叠代日新月异,全球各国竞争激烈,不进则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前所未有大变局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产业,无人机等,做为数字科技集成产品和新质生产力,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通用机场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纷纷上马。
然而,目前各地低空经济产业园招商目标主要还是盯着无人机制造和关联产业。对以低空飞行功能所产生新的社会生态模式综合经济效益研究不够,方向不明。目前,国内无人机生产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由于上下产业链问题,其他地区招商很难。因此,地方政府在规划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时,要统筹兼顾,以低空飞行功能所产生新的社会生态模式为中心,把地方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与低空优势功能相结合,创造新业态、新产能、新效益、把过去当地产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价值,经济效益。
2025年,是低空经济起飞元年,前景无限广阔。祝愿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赵毅 人民财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吉林财经大学中国大企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