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书画

阴阳相生、气韵生动的美学图式——翁铭峰书法艺术谫论

2025/04/22 17:1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7万


文/郑可春

翁铭峰先生与笔者结缘于“新文人书法”微信公众号,其发来的书法作品,令我深深吸引,并为之打动。先生作品有渊源,有功力,有才情;圆转,韵致,又有浓都的书卷气息,更有生命表达,实为佳构。

先生大作从宋四家之首苏东坡先生出,但又有自己的思考,遵循着自我的形式法则和美学规律。其藏头护尾的圆转表达,强调了笔画起始和结束的含蓄,体现了阴阳相生的哲学理念,其线条在刚柔并济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恰如阴阳两极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展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作品含蓄的笔法,又呈现韵致的书法语言,“气韵生动”这一美学追求跃然纸上。恰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云“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强调了书法作品的创作,要将书家个人情感与笔墨得以充分的融合。先生在这一点上表达得恰到好处,将书法作品中的韵致,与其个人内在的生活阅历与情感表达,通过笔墨得以充分宣泄,使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契合了中国哲学中对生命本真的探寻。

把玩先生的佳作,其流畅的线条,洗练的表达,亦是其个体的显著特点,其遵循着节奏与韵律的法则。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这显然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呼应。可见,先生在创作时,能遵循着与自然的节奏相契合的原则,心手相应,让线条的流动如同自然的运行般顺畅,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书卷气息浓郁是先生作品的另一显著特征,这与其是作家、书法家、诗人等多个身份是分不开的,其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在书法作品中得以由内而外的体现。这也恰恰是新文人书法理念的一种追求和表达,强调书家的修身养性、博学广识,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才能在书法作品中自然流露出高雅的书卷气息,是谓“无学问不书法”。

先生大作圆转流畅、洗练含蓄、书卷表达的图式得以自然的构建,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更是蕴含着对整体与局部、秩序与变化等哲学关系的思考。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论述笔画的布局,如“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合理的图式布局,使作品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反映出“和而不同、阴阳相生”的哲学智慧。

仔细审视先生的作品,它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力求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其圆转流畅、韵致书卷的图式,共同指向一种反映现实又指向哲学愿景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人们能够摆脱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和谐美满的向往。在生命追求中,它象征着个体以包容和温和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波折,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其书卷气息,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彰显着文化传承,对智慧与文明的坚守,启示书学者们不断学习,丰富内涵,以智慧指引人生。

总之,先生大作以其自身特有的书法语言,融合了“阴阳相生,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愿景,展现了书法的美学图式,又蕴含了哲学智慧和人文情怀;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实现了个体生命的升华与超越。其实,这也恰恰是新文人书家的追求和写照。而翁铭峰先生是这样追求的,并且也很好地践行着。让我们期待先生在书法艺术的进程中,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人物简介:翁铭峰,辽宁庄河人,号雙鴻、西坡,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公派留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作家,书法家。(本文作者:郑可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整理:左江 孙亚文 韩佳岐)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