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沧州——全国唯一的地级市“武术之乡”

2025/03/27 17:2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9万

  沧州,这座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古城,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更因“武术之乡”的美誉而享誉全国。沧州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名家辈出,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一)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沧州武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沧州地处燕赵之地,民风彪悍,尚武之风盛行。民间武风,为封建王朝所畏。《汉书.龚遂传》载,龚遂出任渤海郡(郡治浮阳,今沧县旧州镇)太守时,曾告示乡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至隋唐时,此地遒劲之风愈强,“俗俭风浑、淫巧不生,朴毅坚强,果于耕战”。元时,蒙古人涌入中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人民为了反对封建盘剥和压榨,沧州民间武风益盛。皇庆元年(1312),沧州乡民曾与蒙古军发生激战。到了明清时期,沧州武术更是达到了鼎盛,成为全国武术的重要中心之一。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继而日军侵华,沧州武林众士,胸怀强种救国之志,广播武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沧州,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沧州武术之发展一度受到影响,但武风未息。新中国成立后,沧州武术得以复兴与发展。

(二)沧州武术的兴盛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沧州地处华北平原,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籍载,自齐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伐山戎以来,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当地百姓为了自保,纷纷习武强身,自救图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其沧州武风之盛和武术之发展,与特定地理环境关系甚密。古之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们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八极门之“癞”、“癖”,功力门之“邱”,太祖门之“顺元和尚”,通臂门之“韩姓道人”,闯王刀法之“秦氏夫妇”等,为人正义,武艺高强,为发展沧州武术其功非浅,但均未透露真实姓名与身世。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时降临,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许多壮丁,以贩盐维生,而官府缉拿甚严。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则必习武事。

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境,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鄚州、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南来北往的商贾、镖师、武师在此交汇,带来了各地的武术技艺,进一步丰富了沧州的武术体系。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

(三)沧州武术门派众多,技艺精湛,素有“武术看沧州”的说法。据统计,沧州武术共有50多个门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八极拳、劈挂拳、六合拳、燕青拳等。八极拳是沧州武术的代表性拳种之一,以其刚猛霸道、短促有力的特点著称。八极拳讲究“寸劲”,动作简洁直接,实战性强。清末民初,八极拳大师李书文以其高超的技艺闻名全国,被誉为“神枪李书文”。

劈挂拳是沧州武术的另一大代表拳种,以其舒展大方、刚柔并济的风格闻名。劈挂拳注重身法的灵活多变,动作如行云流水,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美感。

六合拳是沧州武术中的内家拳种,讲究内外兼修,注重气息与动作的协调。六合拳的招式看似柔和,实则蕴含强大的爆发力,是一种攻防一体的武术。

燕青拳相传由水浒英雄燕青所创,以其灵活多变、实战性强的特点著称。沧州燕青拳注重步法的灵活性和招式的连贯性,适合近身搏斗。

(四)沧州武术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沧州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品格。无论是历史上的战乱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沧州人都以习武为荣,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为己任,尚武精神深深植根于当地百姓的心中。

沧州武术强调武德的培养。沧州武师常以“以武会友,以德服人”为座右铭,教导弟子要尊重对手、谦虚谨慎。2006年,沧州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武术节、建立武术学校等方式,推动沧州武术的创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沧州武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沧州武林门类和独立之拳械技艺愈加丰富,许多拳械套路,经过提炼、改进、创新,独具沧州特色。如今的沧州武术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沧州拥有多所武术学校,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学员前来学习。这些学校不仅传授武术技艺,还注重文化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武术人才。沧州依托丰富的武术资源,大力发展武术旅游。每年举办的“沧州武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沧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沧州武术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武术服装、器械、影视等。近年来,沧州武术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进一步提升了沧州武术的知名度。

(五)沧州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沧州人民的骄傲。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希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沧州武术将继续传承与发展,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沧州,这座武术之乡,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