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海归青年返乡创业 科技推动乡村振兴

2025/01/15 10:4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6.4万


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一场由海归青年楚孝彤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楚孝彤,毕业于韩国顺天乡大学,现任民建河南省委乡村振兴委员会副主任,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农业现代化的憧憬,于2022年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成为河南田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及洛阳东山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归来,不仅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伊川返乡创业楚孝彤

2022年初,伊川县葛寨镇党委书记庄坤杰多次带队前往洛阳,诚挚邀请楚孝彤返乡创业,并详细介绍了伊川县委、县政府针对乡贤返乡创业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旨在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回乡发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楚孝彤被这份诚意和家乡的发展潜力所打动,决定响应号召,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农田灌溉

同年8月,河南田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葛寨镇正式成立。楚孝彤带领团队对田良万亩农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规划,旨在通过融合发展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打造出一个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这一规划不仅符合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也契合了当地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田良农场位于葛寨镇的核心区域,涉及黄兑、赵村、沙园等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达1.4万人。农场规划占地面积11510亩,其中已安装节水灌溉卷盘式设备400亩,可移动立杆式喷灌设备1000亩。这些现代化灌溉设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伊川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田良农场还顺利完成了一系列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陆浑水库伊川段至项目区三公里提灌站改扩建工程、赵村至项目区提灌站工程、一万立方米蓄水池工程、700米25吨深水井工程以及东石门水库至项目区管路修复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农场的灌溉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乡村振兴的积极践行者,楚孝彤深知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带领团队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实施了《中国·洛阳黄淮小麦新品种展示及新技术示范基地》项目。在洛阳市农科院小麦所高海涛所长的主导下,农场成功培育出了52个小麦新品种,并在小麦成熟期遭遇罕见烂场雨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高产丰收。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科技的力量,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田良农场位于伊川县葛寨镇的核心区域

此外,楚孝彤还积极推动“小田并大田”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通过田地重整与合并,形成了“1+1>2”的叠加效应,有效解决了田地碎片化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这一模式不仅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楚孝彤也不忘回馈社会。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当地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优质粮种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同时,他还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

展望未来,楚孝彤表示将继续深耕农业领域,以科技为引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农场规模、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此外还将积极拓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等产业领域,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楚孝彤的返乡创业之路虽然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他始终坚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共同书写新时代的乡村华章。(《中国周刊》梅淑娥)



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