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既要挺住,更要挺进
2025/01/03 08:3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
2024年是出版界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一年,是出版界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大力提升发展新动能、着力构筑数智时代出版发展新生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也是社会各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出版发行业的精神状态整体向好,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挺住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气象。
一方面,新环境带来了新气象。一是出版生产的品种数量保持稳定,选题更加注重多元化和精细化,努力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主题出版、古籍创新出版、文学艺术类出版等细分领域,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民阅读、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等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
三是专业出版方面,随着国内科研水平的提升,学术著作的出版有所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版权输出量也有所增加,彰显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力正在提升。
四是电子书、听书和各种网络出版物的制作数量大幅增加,制作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增强了出版产品的多形态供给能力。
五是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特别是图像制作方面的应用取得进展,数字化按需印刷进一步普及,降低了印刷成本和起印量门槛,提高了效益。
另一方面,压力和挑战依然不小,出版发行业仍处于结构性动态调整之中。
一是从销售数据来看,除了文学艺术类以及文化教育类图书外,整体的出版市场增长乏力。
二是新书品种占比进一步减少,不少出版单位的重印书销售码洋占比达到9成以上。选题创新、题材拓展乏力,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是市场秩序和侵权盗版问题仍未解决。出版企业与销售平台之间的折扣之战,削弱了出版再生产能力;数字阅读平台的版权保护问题仍待加强,盗版书影响了出版企业的合法收益,打击难度大、维权成本高,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除了部分特色书店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实现了局部的业绩提升外,实体书店的销售总体上依然面临极大压力。
五是平台电商、短视频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等网络销售的增长势头放缓,2023年短视频销售同比增长70.1%、从而带动整体零售市场增长的风景未能持续。
(来源:版话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中,“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都与出版业紧密相关。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业中的基础产业理应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实现“十四五”规划作出新贡献。 展望2025年出版业的发展机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出版产业链条融合式、创新性发展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出台,《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以及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出版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坚实的制度体系,为出版发行业的转型、重振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国家新闻出版署继续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深化出版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为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支持。 另一方面,全民阅读链条日趋完整的机遇。国家领导人亲自倡导、政府部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形成了日趋良好的全民阅读生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以及将要出台的《全民阅读促进法》等关系到全民阅读的法律,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法案》、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形成了全民阅读的法治化制度化保障。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作为学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和阅读基础资源的提供者,出版机构作为阅读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实体书店、互联网阅读平台、图书馆、城市(社区)书坊、职工书屋、农家书屋作为阅读的基本空间,媒体、行业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阅读推广人作为全民阅读的推动者,构成了有机联系的全民阅读的链条,为出版产品的提供乃至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机遇。 在出版产业链条和全民阅读链条的交互作用下,2025年的出版发展值得期待。 内容方面。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和消费者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出版行业将不断开发新的市场领域和产品形态,实现多元化发展。内容生产的数字化促使创作模式不断革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更精准的选题策划与创作灵感,为丰富出版资源提供了新的手段;阅读方式的数字化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书、有声书、多媒体互动读物等多元化阅读形式蓬勃兴起,为拓展出版产品开辟了新的空间;营销推广的数字化拓宽了出版物的传播渠道,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手段,使得传统的销量竞争叠加流量竞争,为创新书业营销提供了新的引擎。 销售方面。出版发行机构将进入存量竞争状态,图书零售市场难以在短期内爆发式增长,市场恢复尚待时日。尽管传统出版企业的市场份额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数字内容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竞争格局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随着 AI 技术的新一轮发展,图书销售领域的电商直播会大量出现数字人主播搭配真人主播的模式。 综合而言,2025年,出版发行业应当在注重内涵式发展、推动结构性优化的同时,加强横向跨界融合,扩容产业规模,提升融合发展增量。 应当在加强营销推送的同时,加强全民阅读链条中各个环节的合作,丰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强化专家学者的阅读引导,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喜好与需求制定分类阅读、分级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服务方案,形成阅读需求导向。 应当在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和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动数字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应用,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服务升级,拓展公共阅读空间的功能,扩大阅读产品供给范围。 应当在努力提供主题产品、主流产品的基础上,加强有趣的、娱乐类的产品供给,加强科学探究、红色体验、研读游学等体验式阅读的引导,加强AR、VR等智能化阅读生态的建造,丰富阅读选择和体验。 2024年,出版业在重大挑战面前挺住了。2025年,出版业应当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挺进发展。韬奋基金会也将一如既往,继续在研究产业发展、活跃出版交流、培养出版人才、组织图书捐赠、开展阅读推广、搭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平台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